滚动新闻:

首页 > 产业

「中央媒体看甘肃」现代农业产业崛起的“铜城”探索——甘肃省白银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见闻

时间:2021-01-19 18:38:06 来源:每日甘肃 责任编辑:余仁俊

  现代农业产业崛起的“铜城”探索——甘肃省白银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见闻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鲁明

  甘肃省白银市,全国唯一一个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被称为“中国铜城”。作为地处黄河上游的工业“明珠”,白银也是甘肃农业大市和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全市三县两区均为贫困县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方略,凝聚强大合力持续攻坚,全市5个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事实上,在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白银市早已“成竹在胸”。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白银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着成效。

  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

  昔日贫困村发展起“美丽”产业

  土黄色墙体的农家宅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美丽的人工湖以及别致的小桥、亭台……浓郁的西北乡土传统风情与清新淡雅的江南气息,这两种风格不同的景致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这是记者初到白银市景泰县喜泉镇大水石奓村时的感受。

  其实,仅仅在几年之前,大水奓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容村貌脏、乱、差。“以前,村里的路是土路,土坯房看上去破破烂烂,村子中间有一条深沟,村里随处是柴草堆、农具、垃圾……”大水石奓村党支部书记芮执新说。

  昔日深度贫困的大水奓村,缘何而变?喜泉镇镇长李应玥说,2017年9月,大水奓村开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还组织乡亲到陕西袁家村参观,积极引导群众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李应玥告诉记者,大水奓村临近省道201线、217线交汇点,处在黄河石林、五佛寺石窟等旅游景点的连接点,与大敦煌影视城仅一路之隔。去年以来,镇里积极引导大水石奓村打造“石头部落·陇中名驿”大景区,突出体现石头、花海、水面、民俗民宿、影视拍摄、陆港服务等元素,建设大敦煌影视文化区、亿源山庄休闲度假区、大水石奓民宿田园体验区、现代陆港服务区。

  如今,大水石奓村已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乡村田野、通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村。“外面的公司承包村里的场地,取景拍戏,乡亲们不仅可以通过当群演、给剧组打工来挣钱,还能赚取房租,连村里的羊都有机会出镜挣钱。”芮执新说,村里引进甘肃闽西文旅有限公司整体经营大水石奓村“石头部落”景区,目前景区已开办儿童乐园、拓展训练营及农产品加工厂,下一步,还要建设栈道花海、大型射击场等项目,打造具有西北特色的民宿集群、民俗村落。

  从离开农村到返乡发展——

  产业发展让农民在土地上更有“钱途”

  因为村子太穷,39岁的芮执新也曾在高中毕业后外出到县城打工,先后从事餐饮、工程机械行业的工作。近几年,看到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选择回村创办农家乐,并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

  以前,景泰县寺滩乡疃庄村村民王明堂一直住在山区,那里海拔较高、自然条件差,一家人种地完全靠天吃饭,收入低下。“2018年,政府动员我们搬迁,2019年入住到新村,情况一下子就变了。”65岁的王明堂说,搬迁前,政府就给他们在新村周边划拨好了84亩耕地,全部流转给公司统一经营,前3年每亩流转费为200元,每年收入1.68万元;之后每亩上调至460元,年可收入3.86万元。搬迁后,他在产业园打零工,每年可收入1.3万元,加上儿子当货运司机的收入,“全家人年底能存款七八万元。”

  在疃庄村,王明堂一家的变化并非个例。寺滩乡党委副书记罗星说,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寺滩乡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托引大入秦景泰川饮水工程,计划3年建设36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完成建设20万亩。这些耕地,对搬迁群众实行“到册不到户”,由乡、村两级提前引进企业,先统一流转、后开发,农户在领取流转费的同时,可以到企业经营的产业基地务工,也可同时自主发展设施养殖。

  “2018年以来,我们引进企业先后建成甘草产业园、16万亩食葵种植基地、生猪养殖、设施瓜菜种植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能让全乡现有的1.1万名劳动力全部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农村没有闲人,还能带动周边乡镇的群众就业增收。”罗星说,所有在产业园务工的青壮劳力年收入可在3万-4万元,60岁左右的群众年收入也能有1万-2万元。

  正如寺滩乡的探索实践一样,白银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吸纳农村劳动力相结合、与大中型灌区建设相结合、与引进大型现代龙头企业相结合、与撂荒地复耕复垦相结合、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让农民在土地上更有“钱途”。

  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经营主体挑起乡村产业振兴“大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发展过程中,白银市围绕以工业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念,“招大商、引大资”,引进新希望、新疆润丰、河南牧原等大型循环农业龙头企业18家,投资规模200多亿元,发挥挤出效应、带动效应,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为壮大靖远滩羊养殖产业,提升“靖远羊羔肉”产业的发展水平,靖远县引进的甘肃阿西娅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了绿色农业扶贫食品产业园、农业博览中心、良种滩羊繁育中心、哈思山万亩生态牧场。该公司执行董事高鹏峰说,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设以滩羊养殖及其产品销售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从“饲草料供给-良种繁育”“肉羊生产-活畜屠宰”、肉产品加工、商品转化、“仓储物流-市场营销-餐饮行业”、民众餐桌等环节入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滩羊产业。

  在靖远县北滩镇红丰村,新希望投资建设了年出栏50万头生猪种养一体化产业园项目。白银新希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吉忠说,产业园吸纳劳动力395人,其中包括当地劳动力320人,公司对所有务工人员全部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人均月收入4162元(不含五险),同时项目带动113户农户代养育肥猪超10万余头,户均年收入可达到30万元。目前,公司与靖远县又签约了年产21万吨猪饲料加工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当地饲料销量,消化玉米原粮。

  “我们通过招商引资,集群发展,为现代农业产业厚植了‘新动能’。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43家、合作社8080家、家庭农场1839家,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2.5万人。”白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白银市正不断加强与牧原、新希望、润丰等已引进龙头企业的合作,全力打造生猪及肉羊养殖加工、特色草食畜牧业、蔬菜种植加工、马铃薯及瓜果种植加工、地方地理标志产品、戈壁生态及生态循环农业、通道物流等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努力把白银市建设成为畜牧业强市、西北地区重要的草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