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自治区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要求及自治区党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全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多措并举,提前超额完成了成品粮油储备任务,筑牢粮油保供稳市基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高位谋划、建章立制
成品粮油储备是调节区域粮食市场,保障粮油市场供应的物质基础。自治区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落实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盟市主城区建立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0-15天市场供应量,其中唿和浩特市至少达到15天市场供应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动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工作。积极协调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税务局、农发行内蒙古分行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成品粮油储备财政资金没有保障、计划规模得不到落实、信贷资金不予支持、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兑现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成品粮油储备管理,保证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
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重新测算核定盟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联合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印发《盟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明确各盟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成品粮油储备分别为58998吨、5897吨。鼓励有条件的盟市在此基础上增加储备量,提高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比例。
二、多措并举、推动落实
成品粮油保质期短,轮换难度大,盟市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困难较多,推进缓慢。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分析研究形势,从讲政治的高度,下定决心,推动落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完成。一是每周调度。安排专人通过电话督促盟市落实成品粮油储备,每周调度落实进展情况,在每周党建业务联席会议向局领导汇报。二是通报催办。针对落实进度缓慢,采取下发通报和催办函的方式督促落实,对于个别零储备的通报当地市政府。三是沟通协调。由局领导分别与个别盟市粮食部门或盟市分管领导沟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实地督导。督促各地落实成品粮油储备。
截止5月份,全区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全部落实了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0天以上市场供应量,其中,唿和浩特市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市场供应量。全区成品粮储备实际规模达到62986吨。
三、现场观摩、示范引领
为了提高成品粮油储备规范化管理,采取试点先行,现场观摩,全区推广的方式,强化成品粮油储备管理。8月4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唿和浩特市举办“全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现场观摩会”。盟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长观摩唿和浩特市西郊成品粮油储备库。通过现场播放宣传片、实地观摩、专人讲解、展板展示等方式,系统介绍了唿和浩特市成品粮油储备轮换亏损财政兜底政策,集中储存统一管理,实现视频监控和轮换信息化管理,依托市西郊粮油批发市场和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畅通销售渠道等典型经验做法。观摩人员与储备库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使现场观摩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现场观摩会,进一步引领全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更加规范、科学,确保管得好、调得快、供得上。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