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旁常见的“白茬山”变绿了,废弃已久的矿坑里“长”出了层层梯田,从前得躲着走的黑臭沉陷区变成市民争相“打卡”的湿地公园……
近十年来,河北城乡居民陆续发现,从绵绵燕山到巍巍太行,从独立工矿到城市新区,一块块矿山开采遗留下的生态“疮疤”正在全面修复、面貌一新。
初秋,天高气爽,邯郸市丛台区西部的紫山景区里,草木葱茏,花团锦簇,风光怡人。沿石阶梯登临山顶,可俯瞰湖光山色,也能远眺城市轮廓,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不由得让人深深唿吸。很难想象,七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坑洼破碎的废弃矿区。
“挖煤把地下挖空了,抽上来的水都是黄的,沉淀几天才敢喝,一刮风全是煤灰,家家不敢开窗,一些房屋还因采矿塌陷开裂成危房。”临近紫山的丛台区三陵乡西陶庄村村民张永胜回忆说。
从20世纪80年代起,紫山区域先后开办40多家矿厂,长时间高强度开采导致山林损毁、矿坑沉陷,空气污染、生态急剧恶化,紫山逐渐沦为城市嵴背上的巨大“疮疤”。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粗放的“靠山吃山”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还林于山、还绿于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5年起,紫山区域全力开展工矿废弃地整治,拆除煤矿和石料厂,引水上山,植树逾8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500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6%提升到如今的96%。
如今的紫山,变成了湖水荡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后花园”。
许多附近村民在景区找到了新工作,有的还将闲置房屋改成特色民宿。“真没想到,家乡还能变得这么美。”已在紫山景区上班的张永胜说。
河北曾有大小矿山2万余座,矿山开采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遗留下大量矿山迹地,成为生态治理的“硬骨头”。如何再造秀美燕赵山水成为不容回避的一道课题。
从2014年起,河北陆续探索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矿山修复新模式,全省累计修复治理矿山迹地4000多处共40余万亩。像紫山一样的“蝶变”图景不断在各地展现。
在秦皇岛市区,栖云山上大大小小采矿“疮疤”逐步愈合,山间溪流水质复清,重现“山水画卷”。在唐山市区,30多平方公里的采煤塌陷区改造成南湖生态公园,曾经的“纳污坑”变身“大氧吧”。邢台市则在采矿沉降区上建成4600余亩的“人文山水园”,将原来阻隔城市发展的“塌陷带”变成连接新老城区的“绿心”。
依托矿山修复新模式,河北2016年以来陆续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明确修复过程中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鼓励社会资本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发展适宜产业获得收益等,各方积极性大为提高。
廊坊三河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多亿元,吸引撬动社会资金60多亿元,将矿山修复与生态保护、土地复垦、产业导入相结合,把东部矿区这个数十年高强度开采遗留的环境“包袱”,变成了新的发展资源。
“治理后的东部矿区不仅能复垦大量耕地,还将利用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绿色康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三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说。
十年间,昔日的“老包袱”正变成“新财富”,曾经的“开山人”正成为“养山人”……随着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深化,一幅生态秀美的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