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域波光粼粼,碧空如洗,对海洋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九月一天的早晨七点半,河北省水勘院数据中心3名技术人员登上渔船,开始了历时8个小时、共计11个点位的海上光谱测量、海面温度测量和水样采集工作。
他们正在开展的是《河北省自然资源遥感监测技术应用——海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项目。根据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工作安排,河北省水勘院部署精锐技术力量,聚焦海洋生态环境要素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和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发河北省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功能,支撑自然资源河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为河北省海洋生态综合保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渔船向测量点位快速行进,海天相接处的建筑和码头慢慢从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蔚蓝,远方的货轮和船边翱翔的海鸥成为了这幅生态画卷的靓丽点缀。
而正在甲板上工作的技术人员无暇欣赏美景,因为当天的测量和取样任务繁重,他们上船后便开始讨论工作细节、分配工作任务。待仪器组装好之后,船停了下来,船长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到达点位了”。
船身随着海浪左右摇摆之时,光谱测量、海面温度测量和水样采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水色光谱数据采集是海洋遥感的基础性工作,将为我们研究建立基于HY-1C/D卫星数据,适用于河北海域的水色要素(叶绿素、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和海面温度遥感反演模型提供依据。”项目负责人许志辉一边操作ASD光谱仪一边说道:“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还会进行反射率计算、剔除异常光谱点和平滑去噪、光谱变换、光谱重采样等数据处理工作,建立反演模型并开展示范应用。”
据介绍,本项目是继自2014年开始承担河北省海洋预警遥感业务化监测任务后,河北省水勘院深耕海洋遥感领域的又一亮点举措,项目科研成果将为推进光谱分析建模技术研究提供科技支撑,为提高河北省海洋生态精细化监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水平贡献地质智慧。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