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快讯

北京首座立交桥下“运动乐园”年底建成

时间:2022-11-16 08:26:16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sx262

  北京的桥下空间,正悄悄变美变亮。过去封闭昏暗的场地被激活,“桥下灰色空间”将变成“公共活力空间”。今年年底,作为北京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样板间”之一,西城区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计划完工,将整合休闲、运动、便民服务、公交场站和停车多种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集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本市中心城区首座建在立交桥下的“运动乐园”。

效果图

  桥下封闭昏暗空间利用低效

  天宁寺桥,位于西城区二环路西便门与广安门之间。这座二环路上的立交桥,跨越西护城河,桥区周边历史文化、工业文化丰富;西南侧为北京古老寺院之一的天宁寺;桥区内天宁寺老桥,为上世纪60年代城区跨越护城河通往西郊地区的重要通道。

  “天宁寺桥下空间,此前主要作为单位停车、公交场站及市政养护站点使用。”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市政管理科科长王道康介绍,天宁寺桥下相对封闭昏暗,视觉形象差,与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功能不符。同时,与周边步道、滨水空间和标志场所缺乏有机联系,人行断点较多,过街不便。桥下使用功能单一,空间利用低效,难以满足周边老旧小区对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需求。

  去年初开始,设计团队多次对周边居民开展需求调研,覆盖周边15分钟生活圈内对35个社区。数据显示,周边小区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43.4%,平时活动多为下棋、遛弯儿等。居民对于天宁寺桥最大的印象,就是停车混乱、桥下空间利用不充分。通过调查分析,街坊们的活动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绿化景观、运动健身和文化休闲等方面。

  虽说大的需求比较集中,但细到小项,可谓众口难调。光是运动健身活动方面,就有想打篮球的、羽毛球的,有想踢毽子、跳绳的,还有居民想跳广场舞、练太极。需不需要设置停车场,居民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方案设计中,这些意见需求都要全盘考虑。还有居民提出,多了活动空间是好,能否尽量减少噪音?为此,工程应用了降尘降噪策略,将运动场地设计在远离居民区一侧,并在居民楼一侧、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防尘板,同时用绿化隔离进一步降噪美化。

打通桥下空间与周边交通断点

  桥下两根高大的立柱周围,工人正在砌起混凝土护挡,将变电箱等设备圈起来。望向已经清空的桥下空场,一个个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正在逐渐成形。11月11日,记者在施工现场了解到,天宁寺桥下施工涉及改造面积3900平方米,已经完成总进度80%,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

  “在融合周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按照安全、通达、开放、经济的设计原则,通过打通桥下空间与周边的交通断点、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桥区交通安全性,最大程度开放与提升公共空间,力争将分割城市生活的‘桥下灰色空间’打造成‘公共活力空间’。”西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桥下空间资源情况,将活力运动区划分为儿童游乐区、综合运动区、配套服务区,分别植入不同功能。系统梳理慢行断点,优化慢行系统。

  为学龄儿童设计小篮球场

  从设计图上看,天宁寺桥下空间各功能区划分清晰,可供市民选择的休闲活动十分丰富。

  其中,综合运动场地集合了全场篮球场、面向6-10岁学龄儿童的小篮球场、单板篮球练习区等;儿童游乐区设有滑梯、沙坑、秋千、攀爬等趣味设施;为织补老城区公共服务功能,还设置了一组由便民服务、公共卫生间、器械存放、更衣室等功能结合的配套服务区。同时,打通一条5米宽的无障碍、安全过街通道,有效连通周边社区。

  桥下空间视觉色彩也有讲究。结合首都核心区特色,改造工程以“丹韵银律”色彩导则为依据和基础,采用中蓝色为主基调,配合蓝灰色及暖灰色系,以暖黄色为点缀色,提升空间色彩明度及空间色彩趣味性。

  天宁寺桥下空间整合了“休闲、运动、便民服务、公交场站和停车”多种功能,是全市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城市进入减量发展、存量更新的新阶段,桥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剩余资源,其活化利用有利于织补城市功能,有利于重塑城市空间肌理,恢复城市空间活力。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