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和风拂煦,浅浅绿意铺陈大地。
3月15日,唿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沙坑公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半山坡上,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修整树坑,再过一段时间,随着地表温度的升高,这里便可以补植树苗了。
近年来,唿和浩特市围绕山川增绿、生态增色、监测增智、保护增防、群众增收,实现了林草资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森林面积5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01%。
沙坑公园,因采沙坑改造而得名。“这儿以前是个距地面40米深的巨型采砂坑,沙石裸露、尘土飞扬,周围村民连地都没法种。如今已经是市民的网红打卡地。”负责沙坑公园养护的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养护中心第三绿化组组长李文江,满脸欣慰地讲述着这里的变化。
早在2012年,唿和浩特市启动了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决心将城区以北的大青山前坡生态脆弱区建成首府“后花园”。通过十几年的努力,1.2万余亩满目疮痍的大沙坑终于蝶变为绿意浓浓的生态公园。
这是唿和浩特市厚植青城生态底色的一个典范和缩影。像这样的大沙坑,仅在大青山前坡沿线就有十几个,目前基本都实现了修复绿化。
通过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加大生态治理和修复力度,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保护生物多样性,2021、2022年唿和浩特市林草生态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122%,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388.43万亩。野生动植物数量也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守护绿水青山,维护生态安全。唿和浩特市大力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抓实林草资源管护。
每天早饭后,武川县哈乐镇厂汉村63岁的护林员徐文义便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14年的护林生活,他对自己管片儿的6700多平方米林地熟记于心:东面是油松、落叶松,西面是山杏、云杉……他随身携带装有“青城巡护”APP的手机,完整记录下他当天的准确位置、巡护轨迹等。若遇问题,徐文义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至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并获得所属林草部门的及时反馈和处理。
得益于党政同责的“双林长”工作机制和四级林长体系,以及唿和浩特市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全市各级林长巡林次数达到2.66万次,协调解决了1385个突出问题,搭建起守护绿色的“铜墙铁壁”。
唿和浩特市生态资源的逐步扩大,带来的不仅是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满足感,还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近年来,唿和浩特市一方面大力推进林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稳步提升林草碳汇能力。全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目前已培育国家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依托自治区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4大产业优势,全市正在推动打造草种业产业链、黄芪产业链、沙棘产业链和海红果产业链。
在稳步提升林草碳汇能力方面,全市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计量监测,在重点旗县区完成464个标准样地建设,对1362个大样方进行了采集,采集样品7932份,全面摸清了林草湿碳汇资源底数,建立碳汇数据库,为下一步计算碳汇储量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建”,更在于“管”与“护”。连日来,在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内,市林业和草原局的专业扑火队员们进行着扑火实战演练,一旦发生火情,这支队伍便会按照既定预案和程序迅速展开科学有序的扑救……
“现在是森林草原火灾的易发高发时期,只有做好宣传和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唿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科科长刘瑞军说。
2022年,唿和浩特市重点实施了南部地区草原高(中)火险区建设项目,在托县、和林、清水河、玉泉、赛罕5个县区新建防火检查站,全面加强了全市南部地区森林火灾防灭火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6支、303人的专业扑火队伍,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全流程工作机制。依靠210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98套卡口监控,全面推动全市重点森林防火区域远程视频全覆盖。
春山在望,芳草可期。
今年,唿和浩特市林草局将围绕提升首府生态能级这条主线,构建“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全面推进21个、总投资9.4亿元的林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21个项目已着手开展地块落实、作业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3月底前开工率达到60%以上。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