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快讯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再现水流贯通

时间:2023-04-21 07:48:23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sx262

  今年3月,水利部联合京津冀鲁四省(市)启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生态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第二次全线水流贯通。此次补水自3月1日开始,较2022年提前了1个半月,计划5月底完成,向京杭大运河补水4.65亿立方米。

  三闸同启 六源并进

  “三闸同启,六源并进,是这次补水的显着特点。”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说,山西岳城水库首先加大下泄流量,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位于天津河北区的新开河耳闸开启,引滦水进入京杭大运河天津市中心城区段;此前,北运河水和天津本地水汇合后,与南运河水在天津三岔河口交汇。至此,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潘庄引黄、官厅水库、岳城水库、引滦工程、再生水及雨洪水六个水源的水全部进入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自北京市东便门至山东省聊城市位山闸)707公里全线实现二次水流贯通。

  截至4月19日8时,已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3.6亿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79.1%;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707公里全部过流。

  全线有水将超70天

  记者在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段看到,生态补水让大运河“88道弯”变得碧水丰盈,再现“明月一夜过沧州”美景。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全长707公里,主要由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和小运河组成。小运河除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期有水外,其他时段局部处于干涸状态;卫运河主要依靠上游漳河、卫河来水,以及周边城镇再生水补水,非补水期和非汛期时常干涸;南运河德州、沧州、泊头、青县、静海、杨柳青城镇景观段和天津市区段靠闸坝控制保持有水,其他河段非补水期常年干涸。2022年春,水利部联合京津冀鲁四省(市)开展了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生态补水工作,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补水河道5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33米,卫运河、南运河段全线有水时间达70天以上。此次补水,预计全线有水时长将超过70天。

  精打细算用好外调水

  生态补水是保护治理河湖的重要举措,是以保护生态为目标,利用本地水,或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借水”,通过水库等水利工程“调水”。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说,为实现京杭大运河主要河段在正常来水年份从补水到有水再到水长流的目标,水利部门将科学精准判断各主要水源的来水情况、各地用水需求等,进一步优化配置各补水水源,算好水账,挖掘潜力,特别是要优先使用本地水,科学利用非常规水源,精打细算用好外调水,助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下一步,水利部将多措并举,把京杭大运河建设成为造福两岸的水脉、货畅其流的动脉、传承历史的文脉。据介绍,水利部已实施2023年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工作,预计可实现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补水27.68亿立方米,让河湖有流动的水、干净的水。

  水美田肥赖通波

  今春实现二次水流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巨蟒纵贯京津冀,沿岸水美田肥,绿树青山,游船如织,渔歌袅袅,再现壮美运河千年神韵。今天起,本报记者带您行走大运河,分享千年运河焕发的新韵。

  2023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补水线路示意图。

  春风吹拂,田野铺绿,运河畔的河北东光县连镇镇五街村,小麦拔节,正是浇“返青水”的节骨眼儿。记者看到,大运河补水不仅使河道有了“灵气”,而且使两岸地下水水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过去运河干涸,村民守着运河却无水可用,只能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如今可以从运河里引水浇灌,省时省力省钱,群众不再使用地下水,大力促进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为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提供了强力支撑。”东光县水务局局长孙洪忠说。

  连日来,受益于此次补水,“豪饮”之后的大运河沧州段眼瞅着“长胖”了,运河市区段平均水深已达4米。

  东光县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去年以来,该县加紧实施“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旱作雨养、高效节水等项目建设。随着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蓬勃发展,大运河生态不断得到修复和改善,东光县域河水充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东光县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60.93米,比两年前上升了14.33米。

  说起大运河通水带来的好处,东光县连镇镇党委书记王建如数家珍——连镇耕地面积8.58万亩,通水前大部分使用深井灌溉,虽然每年有季节性调水,但大多与农时不符,通水后绝大部分耕地都能受益。粮食种植每亩大约节省80元,全镇6万亩粮食大约节省480万元;棉花种植每亩大约节省20元,全镇1.3万亩棉花大约节省26万元;加上林地等全镇每年能节省500万元以上;使用深井灌溉受深井数量的限制,灌溉一次需1个月左右,现在多台水泵同时灌溉几天就能完成,与农时相符;相比井水,地表水更适合灌溉农田,近两年产量明显提高,每亩至少增产100斤。“因此,种植户增收明显,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耕地流转价格也从原来的500元左右增长到800至1000元。”王建说。

  穿镇而过的大运河边,有一座长218米、厚3.6米、高5米的大坝——谢家坝,这座清朝时期由谢氏乡绅修筑的大坝,有效挡住了运河决堤,数百年来再没有出水患,被誉为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点。2022年,大运河沧州段通水,也让这座大坝焕发了新的生机。连镇启动了投资1700万元的谢家坝本体保护、周边提升工程和千年古镇更新工作,保持坝体的原真风貌,形成蓝绿交织、林水相依的运河绿廊;还修建完成了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让运河文化“活起来”。“去年谢家坝接待京津冀游客近三万人次,辐射带动连镇就业千余人次。今年一季度,已经吸引一万余人次来谢家坝旅游观光。”王建说。

  看着汩汩涌动的清水,今年80岁的村民周大娘说:“大运河有水就有了魂,连续补水,鸟儿常来,农田常绿,游人也越多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