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观者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观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表演。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的。”昨天(18日)19时许,蒙藏学校旧址里灯火通明,10余位观众人手一张“线索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漫步古建之间,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份份史料档案,追寻红色记忆,寻找“民族团结之花”。
展厅里,黑白的照片、泛黄的档案,讲述了李大钊、邓中夏等对蒙藏学校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和革命引导;乌兰夫、荣耀先等一批少数民族青年由此走上革命道路。跟随这些先进青年的脚步,观众重温历史:他们在这里发表了第一份少数民族青年的爱国反帝宣言《蒙藏学界之愤激》;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团员组成的团支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少数民族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在这里创办……
见证红军与彝族人民支前革命情谊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写有毛主席给中央民族访问团题词的锦旗、演奏三大英雄史诗的代表性乐器……沿着展线前行,一个个“谜题”揭晓,不少年轻观众驻足细读。大三学生陈翊说:“在国际博物馆日来到这里参观体验,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史料,还能欣赏到民族音乐和舞蹈,让我深深感受到各民族的团结友爱、欣欣向荣。”
夜幕降临,蒙藏学校旧址东院首次夜间迎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里传来动听的乐曲,新疆喀什地区歌舞剧团的表演者们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中央民族大学志愿者为观众们带来歌曲《爱我中华》、朗诵《青春中国》等文艺汇演。观众赵宇说:“夜游旧址,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民族文化,是一次独特的体验。”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