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项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振兴
6月6日至8日,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发布联盟成员单位的359项创新成果以及7项科技需求。围绕京津冀区域三农发展重大科技需求,联盟成员将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攻关与成果转化。
359项创新成果,涵盖了都市农业、种业科技、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农业等多个前沿领域,为京津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现场展示的科研成果,令人大开眼界。一向用作燃料的紫色玉米轴,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手中,变成了提取花青素的优质原料;天津农学院的一项研究则重点关注肉乎乎的小虫子黑水虻,它能够一口气吃掉大量的禽畜粪便和厨余垃圾,其自身又是高蛋白的营养饲料。散发着玫瑰香气的特色鲜食葡萄,近年来广受市民喜爱,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9个“瑞都”系列玫瑰香味品种,已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推广种植约3000亩。葡萄的香味从何而来?这一“香气密码”就藏在葡萄的遗传基因里。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杂交群体和自然群体,连续多年开展葡萄果实玫瑰香味特征成分的遗传规律分析和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解析了葡萄果实单萜代谢重要通路和相关分子机制。这一成果,也在大会上进行了发布。
此外,各机构还带来了最新选育的新品种,包括“京红”系列四季草莓、“京麦”系列高产耐盐碱节水杂交小麦、“津娃娃”系列大白菜、“冀红”苹果、“玲珑脆”甜樱桃、“冀杂金苗”系列谷子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之岭介绍,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成立的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农业农村部批准的首批34个国家联盟之一,包含72家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涉农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联盟2016年6月成立,7年来,各成员单位在对接政府与行业需求、开展学术交流、打造共建平台、协同创新攻关、服务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开展了合作,显着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水平。
接下来,联盟将继续围绕制约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联合开展种业、耕地、智慧农业、营养健康以及节水节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大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应用,进一步推进设备、条件、人才、成果、信息等区域农业科技资源的对接整合,形成创新团队、科技资源条件、科技人才等共建、共享、共用的良性循环。
大会上,北京天安农业尚义有机农场、环京津雄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鲜食葡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等11家单位,被评为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核心示范基地。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