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村民在草莓育苗种植基地插苗。 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沁源县法中乡董家村草莓育苗种植基地,只见草莓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切花、插苗。
“来这里工作,我每月能收入3000多元。”董家村村民陈彩红介绍说,“在家门口工作,不耽误接送孩子,还能赚钱补贴家用。”
董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新发说:“村里的大棚闲置了近10年,始终没有找到好的出路。这几年,我们通过党建引领、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村企双向借力、优势互补,建起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走出一条村企互荣共兴的乡村振兴路。”
“董家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我们入驻后工作得很舒心,下一步要继续努力,把草莓育苗产业做大做强。”高地育苗产业公司总经理王涛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法中乡在发展环境上求突破,在发展速度上快追赶,在竞争能力上寻路径,走出了一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之路。
眼下,该乡支角村决定利用村南面的荒滩,建设好乐草莓育苗种植基地。
“第一期工程要建20个草莓大棚,现已全面投入生产。整个工程结束后,我们这里将形成一个产业园区。”谈及未来,支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云龙难掩喜悦之情。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