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宏观

宏观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创新中再深化

时间:2021-02-22 13:05:32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责任编辑:余仁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从2020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到国务院国资委前不久披露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总体工作进展情况,改革再深入,跑出了“加速度”。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究竟应该向何处发力?“十四五”背景之下,国资国企如何开好局?如何提升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以成效促发展,改革再发力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指导下,国务院国资委相继推出‘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再次吹响改革的冲锋号。”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掀开了国企改革的崭新篇章。以2020年为关键节点,国有企业改革已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18.3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82.1%。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始建于1968年,旗下拥有10多家控、参股子公司,是中国齿轮行业首家年产销超百亿元企业,已形成年产销汽车变速器12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铸锻件2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出口北美、东北亚、东南亚、东欧、南美、中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鉴铂说,企业是老牌国企,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已跻身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制造业500 强、国际国内汽车零部件“双百强”行列。

  据严鉴铂介绍,2020年6月中旬,法士特集团公司被列入“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制定了《法士特集团“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法士特集团“双百行动”工作台账》,组织召开了“双百行动”启动会,总体部署相关改革事项,确立了“以改革促发展,助力企业迈向一流”的总目标,明确在改革中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市场化引领,释放内部活力;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要求,研究制定并上报了《法士特集团系统集成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围绕打造四大百亿级核心板块、构建集团管控体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示范园区等六个方面内容,推进法士特集团全面深化系统集成改革。”严鉴铂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说,“2020年硕果累累,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24%以上,产销变速器118万台,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连续第18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第15年稳居世界第一”。

  粤科金融集团是广东省属国有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科技金融、资本运营等,是广东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金融平台,也是国内首家省级国有科技金融集团,其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投机构之一。

  据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军介绍,按照国企改革的部署要求,粤科金融集团编制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新时代下粤科金融集团发展的“1+4+3”总体战略:一个定位,四项改革重点任务,三层次基金架构。一个定位,即粤科金融集团要发展成为“服务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助推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四项改革重点任务,即通过“提升战略定位、优化商业模式、再造运营机制、培育员工队伍”,实现发展目标;三层次基金架构,即通过构建“引导基金—子基金集群—项目基金”,实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投资目的。

  为此,粤科金融集团研究制定了23项改革任务及对应的74项具体措施,明确路线路、时间表和施工图,形成了一体式推进改革的工作局面,围绕科技创新链条构建四大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粤科小贷公司升格为省级小贷再贷平台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2020年粤科金融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利润总额超5 亿、净利润超4亿,同比分别增长24%、26%,推动16个项目通过IPO 审核,其中八个项目已挂牌上市。截至2020年底,集团总资产365亿元、净资产233亿元,管理资产规模位居国内创投机构前列。”唐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亮出了企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第一年的“成绩单”。

  当前,各项改革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扭住关键、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推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1至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556124.8亿元,利润总额29863.1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1788.2亿元,利润19798.7亿元,有6家央企净利润超过500亿元,39 家企业净利润超百亿元,24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10%。王绛认为,国企改革的综合成效有力推进了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促发展,活力再增强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有力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为‘十三五’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极大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2020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活力正在激发,创新的国企风华正茂,创新的未来大有可为。面向“十四五”,创新发展的时代伟力正在汇聚,驱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1 月19日上午,法士特召开2021年“风暴行动”——“一个核心”启动暨誓师(视频)大会。严鉴铂深刻阐述了“全面提升智能化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意义,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面对工业产业迅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严鉴铂认为,法士特集团应紧盯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管理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迈向高端等方面做好创新促发展“大文章”。坚持思想解放创新,推行体制改革;坚持制度与理念创新,积蓄发展力量;坚持生产组织创新,提升生产效能;坚持战略发展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提升发展后劲来加强管理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创新步伐。坚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研发理念,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端变速器和智能化新能源多款新产品,打破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首创的液力缓速器产品,销量实现翻番增长。新品销售已占到企业总销量的60%以上,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多项创新荣誉。

  其次,瞄准行业前沿,厚植创新土壤。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英国创新中心,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体系;近三年以来,牵头组织参与完成172项企业标准的制修订。

  再次,重视科技研发,不断加大投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量,完善研究院各项软硬件设施,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占销售收入3.3%以上;去年专利申请突破220项,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25.6%;累计获得专利14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95%;在156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综合排名第56位,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最后,坚持产业链协同,激发创新效益。法士特和秦川集团通过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高效对接,秦川市值增长80%,达到“1+1>2”的创新效益。集团坚持补强供应链薄弱环节,通过给供应商派驻质量技术人员、导入第三方权威机构、建立供应链培训制度等,形成协同攻关、良性互动的良好产业链生态。

  唐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介绍,未来两年,粤科金融集团将进一步提升战略定位、优化商业模式、再造运营机制、培育员工队伍,力争在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链投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资金端,围绕科技创新链条构建四大基金体系,包括广东省科技基础设施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基金等四支百亿级基金。目前已基本组建完成,相关子基金、项目基金正抓紧落地。在资产端,围绕广东二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九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投资,落地一批与广东产业基础高度契合的重大项目,扶持一批对广东科技创新起到关键作用的高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科技型企业,促成转化一批有稳链强链补链作用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资源端,打造更多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借助省属国企的资源优势,以投资为支点,整合政策资源、产业支持资源、伙伴协同资源等,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投资生态圈。

  对标同类型机构,唐军认为粤科金融集团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发展优势:

  一是拥有丰富科技资源和政策资源,依托省属国有企业的地位,粤科金融集团在科技项目资源、政府引导资金以及帮助被投资企业对接政府资源方面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有效协调解决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二是形成了行业领先资本实力,截至2020年底,粤科金融集团注册资本106亿元,管理及参股的资金规模超过600亿元,在国内创投行业特别是国有创投机构中处于前列;三是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项目资源,集团已累计投资项目700多个,覆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全过程、全链条,积累了大量数据、合作伙伴和投资经验,初步建成了粤科创投生态圈。

  “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颇具挑战性,需要政府、国有企业各就其位、各尽其能,共唱改革大戏。”唐军告诉记者,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国有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制度依赖特点,要通过制度层面的供给侧改革,特别是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制度优化,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需要国有企业自身勇于变革。国有企业要积极改变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推动企业由自我复制转向创新发展,由低级形态的规模增长转向高级形态的高质量发展。

  唐军认为,国有企业自身变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战略转型,打造高站位前瞻型企业;二是动力转换,打造高自我驱动型企业;三是效率变革,打造高价值集约型企业;四是能力再造,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企业;五是管理创新,打造高品质活力型企业。

  唐军表示,“通过实施改革三年行动,力争到2022年底,在提升战略定位、优化商业模式和再造运营机制方面取得决定性成果,初步实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平台、一流的质量效益。与此同时,到2025年底,能够实现资产总额500亿元、管理基金规模1500亿元的战略目标,集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改革促发展,行动再深化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山东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山东省驻港窗口公司,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乘势而上,全面深化改革。

  “华鲁集团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强,改革是华鲁集团与生俱来的基因。2020年九项‘倒计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在山东省国企改革述职中以93.58分位列省属企业第二名;上市公司市值由425亿元增至年底的700亿元,增幅超6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5.7亿元、利润总额27.2亿元、归母净利润7.1亿元,全面超额完成预算,主要质量指标依然保持省属企业前列。”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表示,企业突出“高端、高质、高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更是改革再出发的基础。

  近年来,华鲁集团把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动承接省国资委授权的七大事项,确立了“尊重市场、放权松绑、规范监督”的管理理念,明确了总部“定战略、管大事、造环境、控风险”的管控定位,建立了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为主的管控模式,梳理了母子公司权责边界,制订10大类43项母子公司权责清单和21大类120项“两会一层”决策审议事项清单,并在统一战略规划、章程管理、计划和预算管理、分配制度管理和审计、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规模、投资类型、管理能力等,实施分类授权管理,确保权力权限“放到位”,授权事项“接得住”,重大事项“管得好”。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樊军表示,“未来两年,华鲁集团将以落实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扎实推动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深化‘三能’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监督和风控效能三项工作,确保国企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未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是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大幅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管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现伟表示。

  首先,以战略性行业为重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制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明确调整方向和目标。继续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

  在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继续适当退出和收缩战线,为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广阔市场空间,有选择性保留的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找准市场定位,做强核心业务,增强对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领力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同时,要放宽行业准入,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提高相关行业竞争性业务的市场竞争程度,提高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实施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探索实行政策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

  其次,以完善治理为中心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广试点成功经验。以优化股权结构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除国有资本必须保持独资、绝对控股的特殊国有企业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突破“股比限制”的思维定式,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在竞争性行业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股权结构,着重解决国有企业股权比例过于集中、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健全问题。发挥各类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追求形式和数量的“粗放式”混合,向更为重视发展内涵和质量的“集约式”混合转变。

  第三,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为核心,以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加强政府国资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建立若干专司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逐步把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与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专注于国有资本经营战略制定、国有资本出资人监管和国有资本运营绩效考核,确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王绛认为,2020年以来,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实施更深层次的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步伐、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主动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规范细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依托“一体三化”党建要求贯穿各层级企业,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2021年,要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抓激励强动力,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快各项改革。”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