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宏观

同样暴跌,但逻辑截然相反!从双循环角度来理解宏观流动性

时间:2021-04-13 15:56:55 来源:资本时差 责任编辑:余仁俊

  4月12日,在没有任何利空冲击的情况下,A股三大股指显着下跌,创业板指、深成指跌超2%,沪指跌逾1%。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特征:

  抱团股继续瓦解,“快递茅”顺丰控股继续跌停,“化工茅”万华化学暴跌6%。

  其他龙头白马股,比如索菲亚、恒逸石化、三一重工、紫金矿业、药明康德等行业龙头再度遭遇抛售。

  “茅股票”虽然都在暴跌,但是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情况!

  01

  1、顺丰连续跌停,原因很简单,就是业绩变脸,由于扩张太快导致业绩巨亏。

  快递行业竞争压力非常大,内卷的非常厉害,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走件儿的价格已经压到1元以下,而发起价格战的就是,以极兔为代表的行业搅局者。

  也因此,我看见网上有不少人甚至唿吁,要打击极兔,保卫顺丰,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种观点:时代抛弃你,连招唿都不打。

  顺丰很多高端客户,都是寄发票的公司。但是最近,由于国家大力推进电子发票,导致很多公司对寄发票的需求急剧降低,不少公司甚至好久不没寄过发票了。有人估计,单单这一个需求,就可能导致顺丰损失十几亿。

  万华化学暴跌,却是非常诡异,因为它的业绩非常靓丽。

  一季报数据显示,万华化学营收增长104%,归母净利润增长380%,接近四倍的业绩增长,换来的却是股价暴跌6%。

  类似的还有,业绩暴增逾26倍的华昌化工,低开后直线闪崩跌停。

  至于业绩暴涨股价还蹦的股票,市场的解释一律是:前期涨太多了。

  但是,这是个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的解释,因为无法定义具体涨多少算多。

  对业绩爆棚股价暴跌的现象,还有一个解释是,宏观政策不允许涨价逻辑。

  具体来说就是,4月8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指出,“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结合3月通胀数据,市场有观点认为监管担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带来输入型通胀,将引发央行货币政策收紧。

  如果这个逻辑对,那么如何解释下面这个现象?

  2、4月12日,钢铁板块逆势大涨,本钢板材、重庆钢铁涨停,马钢股份涨幅超过9%。

  原因是,近期钢铁上市公司密集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纷纷预喜,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上限超过100%。

  比如,重庆钢铁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8亿元,同比增加约25880.66%。

  钢铁企业业绩暴涨背后,是行业提价的结果。

  4月2日一天上涨140元,最高报价已突破5000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唐山钢坯价格刷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纪录,创13年历史新高。

  进一步溯源,钢铁价格上涨,一方面是需求开始回暖,全世界都放水,只有中国在生产,出口和国内需求都很强劲。另一方面,唐山又开始供给侧清理,严把生产关,关了一批排放不合格的钢企,供给又有所减少。

  看到矛盾之处了吧:如果化工板块涨价逻辑不成立的话,那么如何解释钢铁板块逆势大涨呢?

  其实还是我们之前观点:商品市场涨价逻辑可能成立,但是股市领域周期股涨价逻辑不成立。

  当下市场仍然处于抱团股瓦解的过程中,新的题材刚刚出现:碳中和。

  万物皆可“碳中和”的情况下,市场还在不断的寻找主逻辑,从氢能源、到钢铁板块,都是碳中和的炒作逻辑。

  02

  从总体上看,我们仍然不是太看好今年的资本市场。

  我们的主要逻辑就是,中国宏观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逐渐退出2020年的危机救助政策。

  4月12日晚,央行公布了一季度金融数据:

  1、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不及9.5%的市场预期,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 2、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远低于8%的市场预期,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3、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高于2.3万亿的市场预期,也高于1.36万亿的前置。 4、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低于3.7万亿的市场预期,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

  客观来看,一季度金融数据虽然并不是太弱,但是还是出于向下的趋势当中。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中国宏观流动性收紧。

  先从通胀的角度。

  还是以前的逻辑,全世界都在大放水,大刺激,尤其是美联储和美国政府。

  拜登推出了一个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又准备推出一个2万亿的刺激计划,算上川普推出的危机救助计划,这一年来,单美国就推出了7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

  海啸般的流动性冲击全球市场,通胀想不起来都难。

  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疫苗相继接种,经济活动频繁,给数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加上杠杆。

  这样一来,全球通胀都是一张明牌了。

  中国呢?通胀压力也不小。

  从统计局4月9日公布的3月份通胀数据来看,3月份CPI同比上涨0.4%,预期0.3%,前值-0.2%;3月份PPI同比上涨4.4%,预期3.6%,前值1.7%。

  什么意思?CPI和PPI全部大超预期,并且大超前值,说明中国抗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中国通胀上涨,主要是前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

  比如,1-3月份,原油价格月度环比涨幅分别为10.16%、12.58%、5.49%。

  在这个大趋势中,为了防止全球通胀失控,中国提前做了预防,就是边际收紧流动性。

  再从内外循环的角度理解宏观流动性。赵建教授提供了一个结构主义视角,我再给大家延伸一下。

  我们先看一下这张图:自从房住不炒提出来以后,出口和投资就呈反比!

  这意味着什么呢?

  套用当下的内循环和外循环说法,外循环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进出口或国际贸易,在统计数据上就是,净出口;

  内循环的未来目标是,建立以消费为核心的系统,但是过去的现实就是,大基建和房地产,在统计数据上表示就是,投资。

  从统计数据上看,内循环和外循环是相互对立的,外循环就相对强势的时候,内循环就相对较弱。

  这是我们社会二元结构经济的特征,这种都是牺牲另一方,获得成本优势,从而取得经济发展,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都是先牺牲农村获得城市发展,然后再希望城市反哺农村。

  内外双循环也一样,希望一元反哺另一元。内循环是理想,外循环是现实。

  当下,就是希望外循环,反哺内循环。

  具体来说就是,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太严重,债券风险太大,再不整治就要崩盘了。

  问题是,这玩意儿又很难办,向下趋势的时候拆雷,很容易翻车。

  所以,只能等外循环形势好的时候,慢慢拆内循环的雷。外循环形势一转差,内循环的雷就不拆了,甚至还不得不再逆势刺激。

  好,回到现实世界。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疫情爆发,国外抗疫都是渣渣,只有中国经济正常运转。

  在史无前例的危机救助政策,和刺激政策需求之下,中国外贸迎来了第二春,平白无故接受了很多转移过来的订单。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达到5350.3亿美元,是1950年以来第二高纪录。

  也就是说,中国外循环势头很勐,所以内循环就开始着手慢慢拆雷,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

  未来,只有国外生产不恢复,或者恢复不如预期,中国外循环能够继续强势下去,那么中国的宏观流动性就不会停止收紧。

  从外循环过渡到内循环,这是历史使命,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