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能源

吕建中: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能源转型大有作为

时间:2021-03-03 14:23:57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余仁俊

  绿色复苏致力于解决困扰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能源公平、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难题,已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潮流,为能源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重要的机遇。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刺激方案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及其原有的运转轨迹。绿色复苏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能源转型进入到了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

  绿色复苏成为世界潮流

  绿色复苏是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周期中的应用。当经济发展遭遇危机与萧条之后,必然面临复苏路径和政策的选择。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引发各国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公众健康等问题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坚定了各国政府走绿色复苏之路的决心,纷纷提出把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重要选项。

  但同时必须看到,在经济危机对社会造成极大压力的情况下,政府和公众惯性走上经济刺激的老路子,推动绿色复苏将面临更大的阻力。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一些国家制订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绿色发展、绿色复苏有法可依。

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各显其能

  01

  各国发布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

  截至2020年11月,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围绕碳中和出台了各自的目标和时间表,合计减排量约占全球碳排放的一半,以此倒逼绿色复苏和绿色发展。欧盟公布了《欧洲气候法》,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太瓦。

  02

  欧洲把绿色低碳当作投资发展的核心

  欧盟把绿色协议作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核心战略,重点支持清洁交通、可再生能源、老旧建筑翻新改造等领域。欧盟向140个重点交通项目注入22亿欧元,陆上通过加强铁路建设完善路网,海上则通过采用替代燃料及改造港口电力供应等方式,多管齐下助力欧洲交通业实现脱碳目标。在投资清洁能源方面,德国和法国分别发布和启动了《国家氢能战略》正式确定了“绿氢”的优先投资地位。在建筑改造方面,法国宣布将用70亿欧元翻新老旧建筑,以提高学校和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私人办公楼和私人住宅区的能源效率等。

  03

  亚洲调整产业结构,中国致力于实现绿色“弯道超车”

  亚洲各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力求使低碳经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原动力。其中,中国一方面继续瞄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不放松;另一方面已开始率先创新绿色工业化、绿色现代化,致力于在绿色发展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加快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进而实现绿色经济发展体系。

能源转型

  是绿色复苏的重要引擎

  01

  以能源转型为牵引带动绿色复苏

  2020年6月,国际能源署公布了一项以能源转型为牵引的绿色复苏计划,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可持续重建经济提供路线图,致力于实现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建设更韧性和更清洁的能源体系等三大目标。计划提议,世界各国在2021—2023年期间,每年投入约1万亿美元,用于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燃料以及新兴低碳技术等6个关键领域,预计能使全球经济增幅每年上升约1.1%,创造900万个工作岗位,帮助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缓慢恢复,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02

  依靠国家力量推动绿色复苏

  欧盟认为,推进欧洲的清洁能源转型是一项主要由国家和地区政府承担的任务。2020年,由于实现了扶持电动汽车的财政税收优惠和限制碳排放政策,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欧洲车市的最大亮点。实践表明,清洁能源转型需要大量投资,成本将与当前能源体系相当,但清洁能源转型能够增加产值和就业,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带来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方面的正面效应,远超转型过程增加的成本费用。

  03

  把能源转型全面融入绿色增长

  2020年年底日本政府发布了“绿色增长战略”,被视为日本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度表。据估算,到2030年该战略将拉动日本经济增长90万亿日元,到2050年拉动增长190万亿日元。预计2030年以后,新车销售全部变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2040年预计海上风力年发电量达到最高45吉瓦·时,相当于45个核电机组发电量。2050年,日本发电量的50%~6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氢能源使用提高2000万吨。

油气行业

  站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

  01

  把“净零排放”作为战略目标和约束条件

  越来越多的国际石油公司认识到,如果不对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做出及时的反应,将失去社会信任、资本、人才及竞争力。2020年,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大手笔提出绿色转型战略目标和路线图。BP公司宣布2050年前要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暂停所有未开发过国家的油气勘探计划,削减炼厂产能。壳牌、雷普索尔、埃尼、挪威国家石油、道达尔等公司也都宣布了净零(或接近零)排放的目标。

  02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的影响,国际大石油公司大幅度削减了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但对可再生能源业务投资比重却不降反升,可再生能源业务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2019年的平均5%提升到2020年6.5%,2021年将提升到12%。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涉猎领域较宽,包括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天然气发电、水力发电、生物柴油、新能源汽车分布电网与充电桩、储能、氢能、微电网、地热、潮汐能、效率提升、碳捕捉与储存等。

  03

  大规模收购低碳业务和资产

  国际石油公司采取收购策略,挺进低碳领域,加速能源转型。2011—2015年期间国际石油公司对低碳领域的收并购有51笔,公开交易价值63.73亿美元;2016—2020年期间增加到129笔,公开交易价值129.92亿美元。其中,2020年达41笔,公开交易价值39.5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亿美元。海上风电和光伏是低碳收并购交易的重点领域。

  04

  高度重视碳捕捉、利用和储存技术及业务发展

  碳捕捉、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可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手段。油气公司在这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储存条件,以及管道运输能力。埃克森美孚公司成立专业部门,致力于碳捕获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到2025年计划投资30亿美元用于降低碳排放的解决方案。2020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子公司OLCV宣称,利用CCUS技术,交付了世界上第一批所谓“碳中和石油”。

几点思考

  01

  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加快绿色复苏

  在中国,煤炭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占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能源结构转型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加大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推广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继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扩大石油、天然气储备能力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有序推动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构建本土化、区域化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清洁低碳转型支撑后疫情时代的绿色经济复苏。

  02

  有效推进多种能源互补利用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问题,有效实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实现多能互补需要从能源政策和智能化技术两个层面入手。在能源政策上,应坚持能源结构的清洁低碳化及多元化方向,鼓励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智能化技术上,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建立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同时,发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建立多能互补系统。

  03

  发挥绿色金融的推动作用

  绿色金融是适应绿色发展而诞生的金融服务业务。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绿色转型,只依靠政策推动、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向新的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有效的投资。全球绿色发展的投融资需求在未来10年可能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绿色金融可通过鼓励绿色投资、抑制污染性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以金融力量倒逼绿色技术创新。

  04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协同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抢占低碳科技高地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将低碳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低碳能源、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前沿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碳排放控制管理等开展科技创新。随着技术进步,一些技术成熟、市场吸引力大的绿色项目,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成为能源转型与绿色复苏协同并进的成功案例。

  05

  做好能源政策的优化与平衡

  能源政策在能源转型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直接影响能源供应和消费方式,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个时期,中国必须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加强政策统筹,增强协调性,形成有效合力。特别要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调节,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同时,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在发展阶段、经济实力、资源禀赋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为能源转型、绿色复苏及碳减排的“领头羊”。

  国际油价“打骨折”、闪崩、雪崩式下跌,自由落体式下跌、史诗级暴跌……自3月初OPEC组织与俄罗斯关于减产保价协议谈崩后,沙特采取了极端报复性举动使国际油价上周上演了这场戏剧化暴跌。价格战叠加全球肺炎疫发减缓对石油的需求。根据多家国际机构预测,国际油价有可能跌到每桶20美元左右,甚至会跌到每桶10美元左右……这种可能性真的存在么?对我国这样的消费大国又会有何影响呢?一起听听专家的分析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