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1年第十九届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帷幕。业内人士将本届车展的关键词提炼为“新能源车集体爆发”,包括BBA在内的众多主流汽车品牌纷纷亮相新能源重磅车型。
一个放在国际大背景下都成立的共识是,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为了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机,国内许多城市此前都大力布局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长三角两座城市开始崭露头角,坐拥特斯拉超级工厂的上海是大家会脱口而出的其中之一,而另外一座城市与其强劲的实力相比则稍显低调,它就是合肥。
就在本月15日,德国大众汽车(中国)有限公司CEO刚刚考察了合肥,再往前5天,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祝福合肥一家新能源车企。
频频吸引汽车行业巨头关注的合肥,与汽车产业领军城市上海,谁才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上海车展上亮相的新能源车型 天目新闻记者 摄
为什么是合肥?
合肥能够与上海“一战”,源于一次最关键的“押注”——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蔚来。
2019年,蔚来汽车亏损过百亿,股价跌至1美元红线,濒临退市,创始人李斌被汽车圈调侃为年度最惨的人。
四处寻求帮助的李斌先后被北京亦庄、浙江湖州等地方政府拒绝。眼看走投无路,曾在2016年与蔚来合作建立先进制造基地的合肥政府挺身而出,于2020年4月与蔚来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成功为其续命。
根据协议,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对此,合肥政府将提供全面支持。
有着“最强风险投资人”之称的合肥再次“豪赌”成功。开篇提到的马斯克的祝福,就是送给蔚来第十万辆车下线的。取得这样的成绩,特斯拉用了13年,蔚来汽车只用了3年。截至2020年底,蔚来汽车旗下三款车型的平均售价超过42万元,现金储备达到424.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单季交付首次突破两万台;2021年3月,蔚来交付同比增长373.4%,再创单月交付数新高。
蔚来合肥生产工厂 图片来源:合肥发布
在蔚来的光环下,合肥又相继押注了江淮大众、长安汽车二期、零跑等50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907家,同比2019年增加40.6%。当地聚集了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电机等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企业12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完整汽车产业链。合肥也俨然跻身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梯队。
展望未来,合肥的新能源产业持续向好。其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去年底,大众汽车集团与合肥本地民族车企江淮汽车签署协议,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的4-5个产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20-25万辆的年产量。安徽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电动出行驱动中心之一。
另外,新能源后起之秀威马汽车、零跑汽车也都将在合肥布局,吉利也透露未来将在合肥建设新的纯电动车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上海只有特斯拉吗?
与勤恳耕耘民族品牌、“背水一战”的合肥相比,上海的新能源之路要顺得多。凭借自贸区开放的政策环境、前沿的消费理念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上海引进了特斯拉全球第四座超级工厂。此举奠定了上海“新能源之都”的地位,也给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要知道,整个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高于蔚来、理想、比亚迪和小鹏四家品牌销量之和。中汽协预计,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可能突破六分之一。
特斯拉的进驻,也极大地推动了上海新能源产业的成长速度。数据显示,特斯拉入华当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016家,同比2017年增加38.9%;上海临港特斯拉工厂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将创造超10万人就业岗位;税收方面,2023年后特斯拉上海工厂将每年向上海上缴22.3亿元(约合3.23亿美元)的税收。
除去特斯拉,上海在新能源领域依旧有很多张牌可以打,因为上海本身的汽车产业链就十分强大,以上汽、大众、通用等传统汽车品牌在上海滩耕耘多年。本届上海车展上,老牌燃油车巨头纷纷发布新能源战略,并且,为竭尽所能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取得领军地位,许多车企都计划通过合资自主品牌的方式,将电动汽车产品陆续导入中国。届时,有着特斯拉经验的上海,在引进与合资这条路径上将会有更多机会。
地方争夺新能源战场趋于白热化
对比合肥与上海,两座通过不同路径成就新能源强劲势头的城市,还没有谁具备压倒性优势。放眼国内,新能源产业依然是许多城市竞争的风口,上海和合肥之外,西安、武汉、重庆多座城市都打出了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口号。大家都明白,谁能争夺到“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名头,谁就会获得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未来,这一最具市场想象空间的产业光环,将成为城市对外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最佳名片。
但是,“群雄混战”之下,也导致了一些抢夺资源、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是江西和江苏。2019年初,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江西省新能源投资过热。当时,江西的规划产能高达215万辆,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总销量不过120.6万辆。在江苏,去年一年有赛麟、博郡、拜腾三家造车企业暴雷,数百亿资产一夜蒸发。
目前,新能源产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看似已经出圈的合肥和蔚来,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是“一哥”特斯拉,业内人士也认为其市值存在泡沫。随着华为、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入局,产业赛道不断拓宽变化,泡沫也在膨胀。如果把地方计划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加起来,已经远超市场的实际需求。放眼将来,新能源在资本与地方政府近乎疯狂的追求之下,也许还需要渡过一段冷静期,才能检验出品牌和地方的真正实力。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