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首页 > 发展瞭望

瞭望|《瞭望》不惑正青春

时间:2021-02-04 09:48:49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余仁俊

  从粗糙得刺激嗓子的玉米窝窝头,到细软的散发诱人麦香的白面馒头,上世纪80年代山东农村生活巨变中,有她的贡献

  权威性、思想性,是《瞭望》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壮大的基因,也是她永葆青春、走向未来的成功密码

  文 | 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 丁锡国

  40岁的《瞭望》,进入不惑之年。

  对这本高端大气的时政类新闻期刊来说,她自创刊之日起,就如同洞察万物的智者,站在时代潮头,以如炬目光,瞭望世界,清醒地发出时代之先声,在迷雾重重的重要历史关头,为人们指引方向,让人看得透彻,活得明白,不再困惑。

  在思想大解放年代应时而生

  《瞭望》创刊时,我在山东农村一所中学读初中。在过去的年代,对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来说,首都北京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所在。我们不知道北京发生了什么,甚至,县城里的一切似乎都很遥远。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生机勃发的春天到来的感知和喜悦。

  那时,大包干推开了,土地神了一样,小麦、玉米产量蹭蹭往上蹿。亲耳听到邻居说过一句话:什么时候能一天三顿吃上馒头,这辈子就知足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梦想,大包干实行两三年就实现了。

  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精神上的变化,同样看得见、摸得着。大包干一搞,农民自由了,不再一年到头被“捆”在生产队里。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不再怕人说闲话,敢穿裙子上街了。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摇滚歌手是这样唱的。但于我而言,年少的自己真不明白:这世界为什么能变化这么快、这么大?同样一片土地、同样一群人,为什么前后能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瞭望》看得明白。因为她生就一双睿智的大眼睛,看得到、看得深,看得透。上世纪80年代,人们激情燃烧,社会活力迸发,中国历史进入转折时代。应运而生的这份新闻时政期刊,站在时代潮头,观察大势,分析时势,指点趋势,让人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

  从“中南海纪事”到“高层决策背景”,《瞭望》的许多名篇,我是参加工作之后,才特意找来认真学习的。尽管已是多年之后,时代背景大不相同,但展卷读来,仍如石破天惊。书写者的锐利、刊发者的胆气,令人钦佩。

  当年十四五岁的农村少年,无缘与她相识。但《瞭望》为那个伟大时代的鼓与唿,是实实在在推动着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变化的。从粗糙得刺激嗓子的玉米窝窝头,到细软的散发诱人麦香的白面馒头,上世纪80年代山东农村生活巨变中,有她的贡献。

慧眼识珠分享人生之思考

  《瞭望》创刊11年之后,我入职新华社,做了她的同事。这样的机缘,像梦。

  “《瞭望》的稿子不好写。主题不重要、对社会价值不大的稿子,她不要。”30多年过去,一位同事的这番话语,言犹在耳。

  认认真真当读者几年之后,我才战战兢兢地学着给她写文章,一边当读者,一边当作者。

  干部异地交流、整治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础教育扭曲现象、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等,那些比较重要的探索实践、社会热点话题等,我把它们变成文字,留存在《瞭望》里。

  党的十五大之后,许多地方加大干部制度改革力度,山东大范围进行干部交流便是其中之一。1998年,我和两位同事一起对山东大跨度交流领导干部的做法进行深入调查,对领导干部异地交流任职的积极效应充分肯定,同时对解决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提出中肯的建议。

  20多年过去,山东的探索早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做法,干部交流任职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党政“一把手”。“五湖四海”的领导班子,对班子整体优势发挥,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作用,也更加广泛、更加持久。

  作为这项重大改革的观察者、记录者之一,在当时议论纷纷的情势之下,我们和《瞭望》能够较早发出肯定的声音,为之付出一份努力,深感荣幸。

  《瞭望》是时政类新闻期刊,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她与生俱来的责任。对于社会进步的力量,她始终在讴歌,对于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她一直在鞭挞。

  2001年,我和兄弟分社同事一起,就整治形式主义、享乐主义问题,为《瞭望》撰写一组专题报道,既为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画像,又深入探讨有效治理之策。尽管过去近20年,但报道中指出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并不过时,至今仍有很强的针对性。

  有人将《瞭望》定义为领导干部的案头书,是说她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宏观视野和辩证思维。毫无疑问,她是高大上的,但也是非常接地气的,可亲又可近。

  2003年夏天,我非常意外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河北石家庄一位老同志打来的。原来,他从《瞭望》上看到我采访整理的一名军转干部的自述文章,组织一些老同志进行了学习讨论。大家很受启发、很受教育,辗转查到我的电话,表达谢意。

  那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军转干部从人生高处跌落到谷底,在黑暗和绝望中挣扎之后,寻找到心理支点,最终摆脱困境,登上人生新高峰的心路历程。我为文章确定的标题是《当人往下走的时候》。故事主人公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往上走高兴,往下走,心里往往就不平衡。得找平衡,要是不恰当就会出问题。”从军转干部到下岗职工,再到种植中药材领办企业,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他调整参照系,卸下心中的包袱,重新振作起来。

  这样的人生态度,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社会和谐,离不开它。个人心理健康,也离不开它。《瞭望》一双慧眼,发现了这个故事的价值,也为我提供了和读者分享人生思考的机会。

  永葆青春之基因

  《瞭望》初创时,仅仅是一本薄薄的黑白版本刊物。历经40年奋斗,如今呈现给读者的《瞭望》,已经是以其品牌为核心的新闻期刊集群和新媒体传播平台。

  时代在不断赋予她新的使命,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她必须因应时代之变,积极作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才能让更多受众听到她发出的特别之声。《瞭望》的发展壮大,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的期待。

  近些年,随着工作岗位变化,为《瞭望》采写报道的机会少了,更多时候是当她的读者,同时,也在积极组织更多人成为她的作者。在我心中,她的精神未变,气质未改,能为她做事,是我的荣幸。至今,我的许多年轻同事,仍以能为她写文章而骄傲,许多采访对象仍然因为能登上她的版面而自豪。这样的事实本身,足以说明,她依然受人尊重。

  当然,互联网的兴起,在势不可挡地改变一切。原有的许许多多,都在被冲击、被重塑。《瞭望》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她必须主动应变,积极求变。

  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传播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形象地将“纸媒”时代的传播比喻为“大课堂模式”,把“屏媒”时代的传播比喻为“大集市模式”。面对全新的传播场景,《瞭望》一直在调整,不断进行新探索。

  变,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但我以为,身处剧变时代,也必须有定力,既要把短板弱项补足补强,又要更加突出个性、拓展优势,不能迷失自我。

  权威性、思想性,是《瞭望》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壮大的基因,也是她永葆青春、走向未来的成功密码。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Copyright 华北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华北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304368922@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